









在钛合金焊接材料体系中,TC20 钛合金焊丝(对应牌号 Ti-6Al-2Sn-4Zr-2Mo-2Nb,属于高疲劳韧性 α+β 钛合金)凭借 “高铝稳定 α 相 + 钼铌复合调控 β 相” 的精准合金设计,成为兼顾 400℃以下中温强度、高循环疲劳性能与焊接结构可靠性的关键焊接材料。与 TC19 侧重高温抗蠕变的定位不同,TC20 通过引入铌元素优化 β 相稳定性,适配发动机风扇盘等交变载荷场景;与 TC4(通用型)的均衡性能定位相比,TC20 以钼铌复合强化实现强度与韧性的协同提升,固溶时效后室温疲劳极限较 TC4 提升 70% 以上,适配航空发动机风扇盘、直升机旋翼轴等场景,为装备的高疲劳寿命与轻量化需求提供核心焊接支撑。
TC20 钛合金焊丝的生产应用严格遵循高疲劳钛材焊接标准,核心符合GJB 2744A-2007(航空用钛合金棒材规范)与GB/T 3623-2022(钛及钛合金丝),针对抗疲劳需求,额外要求进行 400℃×10⁷次循环疲劳测试(疲劳极限≥650MPa)、室温冲击韧性测试(冲击功≥70J/cm²)与焊接接头疲劳稳定性测试(400℃时效 100h 后疲劳极限保留率≥92%),确保丝材在交变载荷下的结构稳定性。
化学成分上,TC20 钛合金焊丝呈现高疲劳韧性合金的典型特征:钛(Ti)作为基体金属含量约为 83.0%-85.5%,关键合金元素形成 “高铝 α 稳定 + 钼铌 β 调控” 的精准体系 —— 铝(Al:5.5%-6.5%)、锡(Sn:1.8%-2.2%)、锆(Zr:3.8%-4.2%)协同稳定 α 相,铝含量与 TC19 持平,显著增强中温结构稳定性;钼(Mo:1.8%-2.2%)、铌(Nb:1.8%-2.2%)作为复合 β 稳定元素,铌的引入降低了合金淬透性提升韧性,赋予合金优异的疲劳损伤抵抗能力;杂质元素严格限制为铁(Fe)≤0.15%、氧(O)≤0.10%、碳(C)≤0.05%、氮(N)≤0.03%、氢(H)≤0.008%,其中氢含量控制严于 TC19 的 0.010%,可避免氢致疲劳裂纹萌生风险。这种成分设计使 TC20 铝当量达 11.0% 左右(Al*=Al%+1/3Sn%+1/6Zr%≈11.0%),略低于 TC19 的 11.2% 但高于 TC4 的 6.0%,β 稳定系数 Kβ 达 0.72,固溶时效后 β 相呈均匀细小条状分布,室温疲劳极限可达 680MPa 以上。

TC20 钛合金焊丝的核心优势集中于 “高周抗疲、中温韧强、焊接兼容” 三大维度。其室温抗拉强度可达1250MPa-1450MPa(固溶时效态),屈服强度超过 1150MPa,分别比 TC19 低 4.0% 和 4.2%,但 400℃下抗拉强度仍保持在 900MPa 以上,且室温冲击韧性达 70-85J/cm²,远超 TC19 的 50J/cm² 和 TC4 的 40J/cm²。更关键的是其抗疲劳性能突出:400℃×10⁷次循环疲劳极限达 650-700MPa,较 TC19 提升 18.2%,较 TC4 提升 79.5%,400℃×100h 持久强度达 720MPa,完全满足风扇盘等交变载荷部件需求。密度约为 4.66g/cm³,比强度达 311MPa/(g/cm³),在高疲劳材料中具备显著轻量化优势,配合锻造工艺可使构件减重 42% 以上。
工艺性能展现高疲劳合金的特色特性:热加工性优于 TC19,在 850℃-950℃α+β 两相区可实现稳定轧制,通过控制变形速率(5-8mm/s)可有效解决 β 相偏析问题,适配薄壁疲劳构件的焊接成型;焊接性与疲劳性能协同性良好,可适配 TIG 焊、等离子弧焊、真空电子束焊等工艺,焊接时钼铌复合元素可抑制热影响区晶粒粗化,虽热输入敏感但通过窄间隙焊接技术可将热影响区晶粒尺寸控制在 25μm 以下,接头疲劳极限可达基体金属强度的 92% 以上。耐蚀性能优于 TC19,在航空燃油、海洋大气及高温蒸汽介质中腐蚀速率≤0.005mm / 年,且 400℃下氧化膜厚度仅为 TC4 的 45%,可有效抑制腐蚀与疲劳交互作用导致的性能衰减,满足 35 年以上抗疲劳服役需求。
TC20 钛合金焊丝根据交变载荷与复杂结构焊接需求提供针对性规格,直径范围覆盖 1.2mm-10.0mm,常见规格包括 1.6mm、2.4mm、3.2mm、4.0mm、5.0mm 等,适配风扇盘焊接与旋翼轴成型工艺,尤其在航空发动机冷端核心结构中应用广泛。供应形式分为盘状(长度可达 600 米,适配自动化疲劳构件生产线)和直丝(长度 3m-8m,适用于手工精密焊接),表面处理采用抗疲劳专用三级清理工艺:先通过机械刮削去除氧化膜,再用 4% HF+30% HNO₃水溶液酸洗钝化,Zui后经擦拭脱脂,表面粗糙度 Ra≤0.12μm,确保焊接熔池洁净度与疲劳性能一致性。
工艺适配性上,TC20 钛合金焊丝需针对疲劳特性与成分敏感性优化参数:冷加工时单次变形量可达 25%(高于 TC19 的 20%),中间退火推荐采用 880℃±10℃×2h,以 3-5℃/min 炉冷至 550℃后空冷,可恢复 85% 以上的塑性,优化 β 相分布;热处理是发挥其抗疲劳优势的关键,推荐采用 “900℃±10℃×1.5h 固溶(水淬)+520℃±10℃×6h 时效(空冷)” 工艺,可使室温疲劳极限突破 700MPa,保持 12% 以上的延伸率。焊接时需采用四重气体保护,参照钛合金焊接保护规范,正面用纯度≥99.99%、露点≤-45℃的氩气保护熔池,背面、热影响区及层间用氩气拖罩持续保护,层间温度严格控制在 150℃以下,防止氢化物析出与晶粒粗化。以直径 3.2mm 丝材的 TIG 焊为例,推荐焊接电流 110-130A,电弧电压 13-15V,焊接速度 80-100mm/min;焊后推荐进行 510℃×3h 的真空去应力退火,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优化 β 相形貌,降低疲劳裂纹萌生风险。

凭借 “高周抗疲、中温韧强、焊接可靠” 的核心优势,TC20 钛合金焊丝在航空发动机风扇盘、直升机旋翼轴、特种传动系统等领域实现关键应用,成为高疲劳承载焊接结构的优选材料。
在航空航天领域,TC20 钛合金焊丝是发动机冷端核心部件的焊接材料。某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高压风扇盘采用 TC20 焊丝焊接成型,经固溶时效处理后 400℃疲劳极限达 690MPa,在 12000r/min 高速旋转与交变载荷下,10⁷次循环无疲劳失效,满足 25000 飞行小时服役要求;某型直升机的主旋翼轴通过 TC20 焊丝焊接连接,室温冲击测试中接头冲击功达 82J/cm²,较 TC19 方案提升 64%,疲劳寿命突破 10⁸次循环。
在特种装备领域,TC20 钛合金焊丝用于制造高交变载荷结构。某型装甲车辆的传动系统半轴采用 TC20 焊丝焊接固定,室温疲劳极限达 685MPa,在复杂路况交变载荷下服役 10 年无断裂,较 TC4 方案减重 40%;大型风电设备的主轴连接件采用 TC20 焊丝焊接,在 400℃环境与风力交变载荷下服役 15 年无失效,腐蚀速率仅 0.004mm / 年。
在高端制造领域,TC20 钛合金焊丝适配精密疲劳构件需求。某型高速机床的主轴法兰采用 TC20 焊丝焊接,焊接接头在 10⁷次循环测试中疲劳极限保留率达 94%,运行精度较不锈钢部件提升 3 倍;深海潜航器的推进轴系连接件采用 TC20 焊丝制造,在海水腐蚀与交变扭矩下服役 8 年无疲劳损伤,可靠性远超传统合金材料。
随着航空装备向高可靠性、长寿命方向发展,TC20 钛合金焊丝的发展将聚焦三大方向:一是成分精准优化,通过真空自耗三次熔炼工艺降低钼铌偏析度,将氧含量控制在 0.08%-0.09%,目标将室温疲劳极限提升至 750MPa 以上,400℃疲劳极限突破 720MPa;二是工艺融合创新,开发适配增材制造 - 焊接一体化的专用 TC20 焊丝,通过低温沉积技术解决成型中的晶粒粗大问题,实现风扇盘等复杂疲劳构件的近净形制造;三是场景拓展,针对下一代电动飞机动力系统需求,开发含微量钨的改良型 TC20 焊丝,拓展在电机转子、高速传动轴领域的应用,助力装备疲劳性能与能源效率双重升级。
综上,TC20 钛合金焊丝以 “高周抗疲、中温韧强、焊接可靠” 的鲜明定位,在钛合金材料体系中填补了 TC19(高抗蠕变型)与 TC4(通用型)之间的 400℃级高疲劳承载焊接材料空白,成为航空发动机风扇盘等核心部件的关键焊接方案。未来,随着高端装备对疲劳可靠性要求的提升,TC20 焊丝将在更多极端交变载荷领域实现替代应用,为装备的安全长效服役提供关键材料保障。
| 成立日期 | 2024年06月13日 | ||
| 法定代表人 | 路建勋 | ||
| 注册资本 | 50 | ||
| 主营产品 | 耐磨焊条 堆焊焊丝 银焊条 银焊丝 银焊片 银焊环 耐热钢焊条 低温钢焊条 铜焊条 铝焊条 钴基焊条 铸铁焊条 | ||
| 经营范围 | 一般项目:金属链条及其他金属制品销售;金属材料销售;电子测量仪器销售;五金产品批发;五金产品零售;汽车零配件零售;橡胶制品销售;塑料制品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
| 公司简介 | 邢台市余光焊接材料有限公司,设计制造为一体的焊接材料专业生产企业。公司汇集了一批焊接材料行业中有几十年经验的专业技术精英和生产骨干,拥有现代化的生产和检测设备,齐备的资源优势,可以为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矿山等行业提供耐高、耐腐蚀等特殊要求的焊接材料设计与生产。“余光”牌焊接材料产品有焊条、焊剂、实心焊丝、药芯焊丝、有色金属焊丝以及不锈钢焊带等近350个品种。其中主要产品 ... | ||









